我们往往觉得持续的失败最终能换来成功。事实上,只有自信能够滋养自信,只有成功能够带来成功。
如果一个人重复着相同的错误,那么这些错误就只是在浪费时间。同样地,纵使我们抱怨自己的努力没有换来回报,这种抱怨仍只是对上天的诽谤。我们也许允许自己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,却不能无视它的存在。毕竟体力上再勤奋,也无法弥补思考上的懒惰。
正是因为如此,从小事做起的思路才显得重要。一开始就尝试高难度,看似效率更高,却会耗尽我们的精力。用工程的语言来说,每一个子系统都需要时间来调试。没有做好这一步就开始调试整个系统,这既不经济也不现实。同时,我们的心理太需要成功的激励。圣经说:“凡有的,还要加给他;凡没有的,连他仅有的一点也要夺走。”负反馈会让我们停在原地,而正反馈才能带来持续的变化。
更重要的则是和优秀的人在一起。他们不仅能带来更多的激励,也能分享更多、更巧妙的方法。最佳的学习方法是模仿,而最佳的模仿对象则是有丰富经验的人。从婴儿开始我们就深知这一点,而许多人却因为害羞和怠惰而摒弃了这份天赋。而当你开始和优秀的人相处,你就永远不会忘记这种感觉 – 以至于你再也无法回到平庸。和强者并肩战斗是如此地令人欲罢不能,一旦你经历过,你就会想要更多。
如果能够做到这些,雪球就会开始滚动了。而把雪球越滚越大的方法,则是把精力集中在一个雪球上。我们的时间太有限,虽然可以把很多事做好,却只能把一件事做精。也正是因此,我们必须减少短期的投资,而把时间放在更长远的事情上。运用时间是一门学问,就像下棋,很难从布局看出门道。但棋至中盘,先前布下的棋子都大放异彩,方知高手深思熟虑。
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经历和尝试,因为两者的时间跨度并不相同。花两周尝试新事物值得鼓励,花两年就需要斟酌。越是大事就越要有定力,越是小事就越要富于变化,即使错误也是值得鼓励的。战略上重视结果,战术上享受过程。
当然,这些的基础是持续的重复。我们都是自己过去每一天的结合体;即使一点点小事,重复起来也会极为可怕。也因此,我对于长期陪伴自己的东西都抱有十二分的重视:枕头也好,习惯也好,朋友也好。过去的四年教会了我一件事:无论大梦想还是大道理,都比不过低头拉车,抬头看路,日复一日地向前走。
一切的一切,说到底只是“开始生活”,是为自己做出选择,并对此负责而已。一个大学生能够做到的最了不起的事,不过是想清楚自己是谁,寻到自己的安心处,认真地过好每一天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