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有时是很矛盾的。像我,胆小又好奇心旺盛;这两个特点,就构成了一对矛盾。想做的事情很多,鼓起勇气实施了的很少。大部分的时间,都花在斟酌掂量上了。
有人说谨慎是好事;处处小心谨慎的人,遇到危险的可能自然要小很多。可现代社会,似乎并没有那么多危险来让你遇到。反而是那些胆子大、敢想敢干的人,最能够靠着横冲直撞积累下经验,成长速度也快得多。那些刚练车就在高速上飞驰的人,和大人物或美女都能侃侃而谈的人,不怕犯错也不怕令他人失望的人的人,甚至在过山车上淡定地擦眼镜的人,都让我羡慕得不得了。
前些天的广播节目里,讲到了一位“无法感到恐惧”的患者。令人惊讶的是,她三十余年以来一直生活得很好。如此看来,恐惧在今天已不是那么重要的神经功能了。要是真的有这么一种手术,可以专门把这项功能消除,说不定能让我成为一个胆大心细的人才。无奈胆小就是胆小,无论我想不想要,它就在那里。
然而胆小有时会催生怠惰;如果不小心处置,胆小往往会成为怠惰的借口。胆小可以是性格的一部分,懒惰则不行。为了不让自己有机会犯懒,只要能接受最糟的情况,凡事我还是会强迫自己去做的。就好像安装了一套灵敏过头的倒车雷达,虽然吵得令人心烦,车总还是要停进去才行。
我另有一种方法来应付自己的胆小:花时间准备。如果不能够一次到位,自然只好从最简单的情况一点点前进了。所以相比于拳击手,我应该更适合做杀手:花上许多时间去准备,直到万全的一刻才出手。当然,这只是对于足够重要的事。如果琐碎小事也要如此谨慎,那就太没效率了。
却有一种情况,能让我全然抛弃自己的恐惧:“不可能做得到”的情况。若是有个老派的心理医生,一定会觉得我潜意识里向往着失败吧。这大概就是我迷恋着李鸿章的理由;唯有以一人敌一国这样悲壮的时势,才最值得毫无顾忌地放手一搏。
说到底,人还是要时常和自己作作对才行。既然是杀手的性格,就不妨花足时间,把自己的胆小干净地杀掉好了。
其实胆小也不全是坏事;胆子太大的话,敬畏也就一并消失了。虽然我可以在杀人游戏里一派阴险狡诈,现实中我往往是不敢的;而这未必是件坏事。善恶皆一念;像我这种没轻重的人,还是在危险环节上把锁的好。
- 本文已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原创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