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久前参加一位恩师的追思会,听得恩师生平小事一则。品味许久,感慨良多。现在记录于此,和读者分享。
恩师是我本科所在的一个教育计划的负责人。该计划颇有实验性和开创性,也因其激进在校内受到很多掣肘。到我加入时,情况已经变得十分困难;某次招新宣讲时,同学们甚至申请不到任何场地。
当时大家实在没办法,问恩师怎么办;恩师就翻出一张纸条,说拿这个去给某某看即可。纸条的内容,大致上是请学校各部门提供方便,为计划的各项事务予以配合。纸条的落款,是校长的亲笔签名。
原来当年恩师曾听到消息,国内某部门立项,为各高校派发资金;自己的学校却不在名单上。恩师意识到事出反常,判断校长并不知情;于是立即联系校长,全力争取到了这笔资金。作为回馈,就有这张纸条。
这件事,发生在计划创立的八年前。从那时起,恩师就已经在把一笔又一笔的的“资产”,存进一个还不存在的“账户”,留给一个还只存在于他脑海中的名字。
之前也曾反复听人感慨,说恩师为了这个教育计划付出了自己的一切;但所有这些感慨,都不如这件小事更加令我震撼。也理解了为何恩师在病床上时还要不停地给大家打电话;为何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,还要努力地安排计划的未来。
朋友说,他从中看到了一种对生命的清晰感:一个有着明确志向的人,在任何与志向相关的事情发生时,都清醒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,并且毫不犹豫,立即采取行动。而与之无关的事,包括对死亡的畏惧,都可以任其从生命中脱落。
浮生一刹,万般皆舍。
自天佑之,吉无不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