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卑与超越:父母,子女,不动点

2021-02-24
3分钟阅读时长

在我的童年记忆中,大多同龄人不怎么喜欢学习。问原因,说是父母逼得太狠;稍有松懈,轻则唠叨训斥,重则棍棒伺候。如今走入社会,再聊起学习,后悔的人不少。于是大家感慨:原来父母是对的,该好好管孩子的学习,要管得比父母当年更严。

会奏效么?

当年父母的“严管”教育,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。如今一样的父母,一样的“技术”,要想获得不同的结果,就只能靠孩子天纵奇才。可如果孩子是奇才,又何必去添乱?更可能的情况是:一样的父母,一样的孩子,一样的“严管”,一样的后悔和感慨,代代相传。

由此想到数学里的“不动点”:假如有一个函数方程,它的输入和输出是同一类东西;那我可以把这次的输入再“喂”给它,当作下一个输出,循环往复。这时函数往往会“收敛”,输入和输出越来越接近,最终到达某个“不动点”。好比成语接龙:提心吊胆 - 胆大妄为 - 为所欲为 - 为所欲为 - 为所欲为 ……

推想出去,有三件事值得探究:

一是,我们会经常面对哪些不动点,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?开头所述是常见的例子。对此的一种解释是,父母的赞美和训斥,都会改变学习的目的;本来学习是为了自我的提升,现在却变成了获得赞美、逃避训斥的手段。在这样的过程中,大脑会自然地抗拒学习;这样的“奖励机制”被反复加强,最终造成恶果。

二是,存在哪些更好的不动点,我们又应该如何构造它们?比如说,我们常常会被“眼里有光”的人感染;看到别人全神贯注的投入,自己也会被激起热情。那么,享受学习、不断提升的父母,应当更可能教出“眼里有光”的孩子。相比上面“严管”的例子,这是一个更好的“不动点”。

三是,我们怎样脱离现有的不动点,又怎样达到更好的不动点?要做到这些,不仅要有对现状与目标的深入了解,更要有“路径设计”的能力。在“严管”中长大的父母,要想教出享受学习的孩子,恐怕要先提升自己的认知才行。这并不容易;要打破不动点,是需要很多额外的努力的。

其实,函数的反馈未必会收敛,也可能“发散”或“混沌”:要么冲破天际,要么不可预测。物理世界里,凡事总有极限,“发散”不太可能;但“混沌”是有的。另一方面,函数也可以收敛到“环”,而不是“点”。比如强势的母亲常会教出懦弱的儿子,而懦弱父亲的女儿又会变得强势。不过,相比混沌,不动点要常见得多;而好的不动点,也比“混沌”或“不动环”更有吸引力。

理解生活中的不动点,这件事本来不难,如今却复杂无比。好像《白鹿原》里,一切原本淳朴简单:只要夫妻勤奋肯干、节俭持家,又能教好孩子、选好亲事,家就会慢慢兴旺起来。可革命忽然来了,朝代忽然变了,生活天翻地覆,人人都变得不知所措。

面对如今的时代,我们的茫然并不会更少。冷静地观察并解读这个时代,是学者的责任。


  • 文章中有关“学习与教育”的例子,在阿德勒的《自卑与超越》中有讨论。
  • 本文已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原创保护。